晚上9点48分,加州朱鲁帕谷的一栋民宅里,房主刚把晚饭的碗碟放进洗碗机,门铃突然响了。透过猫眼,她看见三个穿战术装备、戴黑色面罩的男人站在门口,其中一个举着张皱巴巴的纸,喊着“FBI!有搜查令!开门!”
“我刚问‘搜查令是查什么的’,他们就直接撞门进来了。”房主后来跟警方说,“我吓得喊‘只有我妈妈和孩子在家’,可他们根本不听,扯着嗓子叫‘所有人趴下!不许动!’”三个男人都穿着印着“FBI”字样的外套,手里的枪晃得人眼睛发疼——她不敢反抗,只能看着妈妈和5岁的儿子被用束线带绑在沙发上。
接下来的十分钟像噩梦:男人翻遍了衣柜和抽屉,拿走了她的钱包(里面有200多美元现金和信用卡)、丈夫的iPhone 15,还有婆婆的老年机。“我跟他们说‘已经报警了’,他们才骂骂咧咧地跑了。”房主揉着被绑红的手腕,直到听见警笛声响,才敢哭出声。
里弗赛德郡警局发言人罗伯特·马丁内斯事后证实,这是一起典型的“冒充执法人员劫案”:嫌犯用“FBI”的身份突破房主的警惕,目的就是抢财物。“目前没有人员受伤,但嫌犯已经逃得没影了,我们正在调周边监控。”马丁内斯说,这类案件的难点在于“面罩和战术装备让他们没留下任何面部特征”。
更让人气闷的是,当记者联系FBI求证时,对方只说了句“暂无回应”。而房主的朋友圈里,邻居们已经炸开了锅:“前两个月隔壁市也有冒充警察的劫案”“现在连FBI都敢装?以后开门得先查证件!”有人翻出州警去年的统计——加州去年这类案件比2023年涨了17%,“坏人越来越会利用‘权威感’了”。
“我现在晚上睡觉都要锁三道门。”房主摸着儿子的头,声音还在抖,“以前觉得‘FBI’是保护我们的,现在反而成了坏人的‘护身符’——要是下次再有人敲门,我该怎么分辨是真警察还是假的?”
截至发稿,警方仍在追捕三名嫌犯,也提醒当地居民:遇到自称执法人员的人,一定要先要求看带照片的证件,或者打警局电话核实身份——“别让‘权威’变成坏人的‘通行证’。”